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在重庆揭牌
初步核算,全年能源消费总量52.4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2%。
总的来看,供煤量持续稳定增加,2022年整体供需紧张关系将有所缓解。通过市场化的价格,一方面从供给侧来讲能够更好地释放产能,在供应上能有更好的保供能力。
2021年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在能源保供工作机制专题座谈会上指出,将充分运用《价格法》规定的一切必要手段,研究对煤炭价格进行干预的具体措施,促进煤炭价格回归至合理区间。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严禁越权发文、严控发文数量、严格制发程序。预计环渤海港口5500千卡动力煤市场价格从目前1150元/吨,回落至1000元/吨左右,但依然是历史高位,火电企业严重亏损的局面近期无法扭转,严峻的保供形势将会贯穿于2022年春。煤炭中长期合同履约数据系统于2021年11月初正式上线,对中长协煤炭流向进行全过程闭环监管,更好地发挥了煤炭中长期合同的市场压舱石作用,监督督促合同双方履约,将违法违约行为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供应方面:供煤量稳定增加。
在确保已有供应商的年度合同基础上,重点加强与新核准、新核增煤企的沟通和对接,力争多签、签实中长协合同,提高长协占比。综上所述,在后疫情时代,能源结构转型背景之下,火电的托底作用、煤炭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三是下游需求逐步由增转降,但需求降幅不及供应降幅,炼焦煤尤其是优质强粘煤供需持续紧张,炼焦煤库存不断下降。
第二阶段,各煤种价格普遍经历了一波大涨大跌,优质焦煤、肥煤波动幅度相对更大。3月下旬,蒙古新冠肺炎疫情再度严重,口岸蒙古司机不时被检出核酸阳性,甘其毛都和策克这两个主要进煤口岸每日进煤量再度受到影响,4-9月,月均蒙古炼焦煤进口量只有75万吨,无论是与1-3月相比,还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均骤降。今年春节后,山西部分露天肥煤矿因为早早完成了全年产量而进入停产状态,乌海及周边的露天炼焦煤矿也因为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山西部分井工炼焦煤矿井也因为监管加强,实际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从7月份以来当月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连续大幅下降来看,明年钢材需求不容乐观,至少是明年上半年不容乐观,钢材需求有可能同比下降5%以上甚至可能下降10%以上。
澳洲炼焦煤以优质主焦煤为主,澳洲主焦煤停止进口后前几个月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但随着终端用户把库存煤用完,影响不断显现,下游用户纷纷将优质主焦煤采购转移至主产区山西。今年前9个月,澳洲炼焦煤进口完全消失,只有到了10月份,港口早前卸货的炼焦煤陆续通关,名义上才进口了几十万吨,因为通关手续问题11、12月,甚至明年年初,可能还会有部分澳洲炼焦煤通关。
1-3月份炼焦煤供需矛盾不够突出。在钢材需求下降的同时,受政策性压减粗钢产量影响,生铁及粗钢产量均进一步回落,导致焦炭及炼焦煤需求走弱,最终使焦煤之前持续偏紧的供需关系发生了转变。五是动力煤价格持续震荡走强。在自身矛盾不算突出的情况下,1-3月份炼焦煤价格先涨后跌,主要是受以下两方面因素影响:第一,动力煤价格波动对其影响。
从在建煤矿项目来看,明年可释放的炼焦煤产能也就1000万吨左右,折算精煤大概也就500多万吨,新增炼焦煤产能可以带来一定产量增量,但并是很多。年初,柳林低硫主焦煤、灵石肥煤、济宁气煤价格分别为1500元/吨、1030元/吨和990元/吨,1月下旬,分别上涨至1540元/吨、1150元/吨和1190元/吨,每吨分别上涨40元,120元和200元,涨幅分别为2.7%、11.7%、20.2%;春节后,部分煤种价格出现回调,但低硫主焦煤价格表现坚挺,截至3月底,柳林低硫主焦煤、灵石肥煤、济宁气煤价格分别为1540元/吨、1080元/吨和1140元/吨,柳林低硫主焦价格与1月下旬持平,灵石肥煤和济宁气煤价格每吨分别较1月下旬回落70元和50元。相对确定的是,政策效果显现可能需要时间,明年下半年需求可能会好于上半年。4月份开始,推动炼焦煤价格上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传统炼焦煤进口双双受阻,努力开拓新进口来源后,炼焦煤进口量还是持续同比下降。
增量主要还看山西、蒙西(乌海及周边)的部分露天炼焦煤矿井产量能否在核定产能基础上明显增加,笔者认为这取决于相关部门对煤价以及煤矿超产的容忍度。最后,明年炼焦煤价格走势也面临很大不确定性,价格波动可能会放大,重心可能会上移。
第一阶段,各煤种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优质主焦煤价格相对坚挺。澳大利亚和蒙古是我国两大传统炼焦煤进口来源国,今年二、三季度来自这两个国家的进口煤双双受阻。
就像年初那波上涨一样,动力煤价格的上涨在一段时间内带动了气煤、贫瘦煤等配焦煤价格上涨,进而带动了整个炼焦煤市场情况,焦煤、肥煤等强粘煤价格也受到一定支撑。受动力煤价格下跌影响,气煤等配焦煤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以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例,3月初价格不到600元/吨,10月中旬最高一度上涨至2700元/吨,每吨上涨超过2000元,涨幅超过3倍。需求增幅大于供应增幅的情况下,之所以炼焦煤供需矛盾还不够大,主要是因为2020年炼焦煤供需整体呈宽松态势,导致今年年初全社会炼焦煤库存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今年元旦前,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在800元/吨左右,元旦之后,煤价上涨明显加速,1月中旬最高达到1050元/吨,将近两周时间上涨超过30%。国内供应方面,当时国内部分露天肥煤矿尚处于生产阶段,而且有关部门提倡煤矿春节不放假,国内炼焦煤供应量同比还呈增长势头,据估算,1-3月份,国内炼焦煤产量同比增加将近700万吨,增长约5%。
受恒大事件以及房地产税试点影响,购房者心态及预期受到一定影响,10月份各大开发商商品房销售难度均不同程度加大,商品房销售额同比降幅进一步扩大。另外,从时间上看,全年煤价波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3月份,第二个阶段是4-11月。
随着煤价不断上涨,供应紧张逐步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供应端的政策出现重大调整,一方面对部分有增产能力的优质煤矿产能进行核增,同时允许部分已经完成全年产量的煤矿继续生产,短期国内煤炭供应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努力增加进口煤源补充,比如,尽管蒙古疫情形势仍然严峻,10月中旬开始甘其毛都口岸在加大核酸检测力度的情况下,将每日进车量提升至400车甚至500车以上,还有相关部门允许沿海港口之前已经卸货的澳煤通关,短期内市场上炼焦煤供应量明显增加,市场情绪受到强烈冲击,市场心态转差,抛货增加,导致价格下跌。估算今年二、三季度,包含进口煤在内的我国炼焦煤供应量同比下降超过10%,主要是焦煤、肥煤等强粘煤。
近年,相关部门对煤矿超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今年相关部门对煤矿超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首先,2022年炼焦煤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要看下游需求情况,看终端钢材需求情况,因为钢材需求将最终决定铁水产量、焦炭产量及炼焦煤需求。
之后,随着春节临近,一方面下游需求减弱,另一方面,相关部门鼓励煤矿过年不放假,市场情绪转弱,动力煤价格快速高位回落,到了2月底,动力煤价格相对1月中旬高点已经腰斩。四是下游行业盈利水平整体持续尚可,煤价传导较顺畅。进入4月份之后,炼焦煤价格整体再度上涨,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甚至10月中旬,各煤种价格陆续达到高点,最高时,柳林低硫主焦煤、灵石肥煤、济宁气煤价格分别为4500元/吨、3300元/吨和2220元/吨,与3月底相比,每吨分别上涨2960元、2220元和1080元,涨幅分别为192%、206%和95%;10月下旬开始,炼焦煤价格整体快速下跌,截止到12月中旬,前述三个煤种价格分别下跌至2200元/吨,1700元/吨和1600元/吨,与最高点相比,每吨分别下跌2300元、1600元和620元,跌幅分别达到51.1%、48.5%和27.9%。第二阶段,国内炼焦煤价格大幅上涨,根源在于炼焦煤价格供需矛盾较大,尤其是焦煤、肥煤等骨架煤种,而动力煤和焦炭价格的上涨则对炼焦煤价格上涨发挥了一定助推作用,10月下旬开始,价格大幅下跌,一方面是政策干预;另一方面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终端需求放缓。
同时,因为库存偏低,累库需要时间,而且中央再度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稳经济意愿强烈,需求可能不会太差,再加上动力煤年度长协5500大卡700元/吨的基准价较2021年535元/吨的基准价大幅提高,炼焦煤价格重心可能也会较2021年有明显上移。因为供需均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很难对明年的炼焦煤价格走势做出公允判断。
整个二、三季度,下游的焦炭、钢材基本没有持续亏损过,二、三季度吨焦毛利平均在350左右,吨螺纹毛利平均在500左右。在澳洲和蒙古炼焦煤双双受阻的情况下,我国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等国是可以进口一定数量的炼焦煤,今年来自这些国家的进口炼焦煤均有明显增量,但这些国家可供出口的炼焦煤资源毕竟相对有限,未来继续增长的空间可能不大
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缓解下游企业成本上升压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各地可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按规定减免今年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会议指出,办理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是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更好履职为民的内在要求。当前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仍不牢固,服务业因受疫情等影响存在一些特殊困难行业,近期要抓紧出台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其中包括,一是加大工业、服务业所得税减免力度,今年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折旧为3年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四是针对餐饮、零售、旅游、交通客运等特殊困难行业,在阶段性税收减免、部分社保费缓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稳就业和消费恢复。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确保全年粮食丰收,增加煤炭供应,支持煤电企业多出力出满力,保障正常生产和民生用电。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做好进一步助企纾困政策准备,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增强企业活力和经济发展动力。二是引导加强金融服务。
延长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税政策。人民银行提供激励资金支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等,推动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快增长,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